西门子PLC逻辑梯形图编程的特点
编程语言是从继电器接点控制线路图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两者的结构非常类似,但其程序执行过程存在本质的区别。因此,同样作为继电器接点控制系统与梯形图的基本组成3要素触点、线圈、连线,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1.触点的性质与特点 梯形图中所使用的输入、输出、内部继电器等编程元件的常开、常闭触点,其本质是PLC内部某一存储器的数据位状态。程序中的常开触点是直接使用该位的状态进行逻辑运算处理;常闭触点是使用该位的逻辑非状态进行处理。它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区别在于: ①梯形图中的触点可以在程序中无限次使用,它不像物理继电器那样,受到实际安装触点数量的限制。 ②在任何时刻,梯形图中的常开、常闭触点的状态是一的,不可能出现两者同时为l的情况,常开、常闭触点存在严格的非关系。
2.线圈的性质与特点 梯形图编程所使用的内部继电器、输出等编程元件,虽然采用了与继电器控制线路同样的线圈这一名称,但它们并非实际存在的物理继电器。程序对以上线圈的输出控制,只是将PLC内部某一存储器的数据位的状态进行赋值而已。数据位置1对应于线圈的得电;数据位置0对应于断电。因此,它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区别在于: ①如果需要,梯形图中的输出线圈可以在程序中进行多次赋值,即在梯形图中可以使用所谓的重复线圈。 ②PLC程序的执行,严格按照梯形图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时序执行,在同一PLC程序执行循环内,不能改变已经执行完成的指令输出状态(已经执行完成的指令输出状态,只能在下一循环中予以改变)。有效利用PLC的这一程序执行特点,可以设计出许多区别于继电器控制线路的特殊逻辑,如边沿处理信号等。
3.连线的性质与特点 梯形图中的连线仅代表指令在PLC中的处理顺序关系(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它不像继电器控制线路那样存在实际电流,因此,在梯形图中的每一输出线圈应有各自独立的逻辑控制电路(即明确的逻辑控制关系),不同输出线圈间不能采用继电器控制线路中经常使用的电桥型连接方式,试图通过后面的执行条件,改变已经执行完成的指令输出。
西门子PLC的选型方法总结
在设计时,首先应确定控制方案,下一步工作就是选型。工艺流程的特点和应用要求是设计选型的主要依据。PLC及有关设备应是集成的、标准的,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
在PLC系统设计时,首先应确定控制方案,下一步工作就是PLC工程设计选型。工艺流程的特点和应用要求是设计选型的主要依据。PLC及有关设备应是集成的、标准的,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选型所选用PLC应是在相关工业领域有投运业绩、成熟可靠的系统,PLC的系统硬件、软件配置及功能应与装置规模和控制要求相适应。
熟悉可编程序控制器、功能表图及有关的编程语言有利于缩短编程时间,因此,工程设计选型和估算时,应详细分析工艺过程的特点、控制要求,明确控制任务和范围确定所需的操作和动作,然后根据控制要求,估算输入输出点数、所需存储器容量、确定PLC的功能、外部设备特性等,最后选择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PLC和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
一、输入输出(I/O)点数的估算
I/O点数估算时应考虑适当的余量,通常根据统计的输入输出点数,再增加10%~20%的可扩展余量后,作为输入输出点数估算数据。实际订货时,还需根据制造厂商PLC的产品特点,对输入输出点数进行圆整。
二、存储器容量的估算
存储器容量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本身能提供的硬件存储单元大小,程序容量是存储器中用户应用项目使用的存储单元的大小,因此程序容量小于存储器容量。设计阶段,由于用户应用程序还未编制,因此,程序容量在设计阶段是未知的,需在程序调试之后才知道。为了设计选型时能对程序容量有一定估算,通常采用存储器容量的估算来替代。
PLC存储器内存容量的估算没有固定的公式,许多文献资料中给出了不同公式,大体上都是按数字量I/O点数的10~15倍,加上模拟I/O点数的100倍,以此数为内存的总字数(16位为一个字),另外再按此数的25%考虑余量。